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智能工程与未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于5月6日至12日期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全体辅导员充分发挥基层工作者的引领作用,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创新形式、精准施策,切实提升了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注入强劲动力。
学院以“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契机,构建了“知识普及+隐患排查+实战演练”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辅导员团队作为活动的核心组织者,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岗位优势,结合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活动落地。
郭琳老师向同学们传达了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和重要意义,强调了“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并结合学院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自身在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中的责任和义务。
陈景凤老师通过PPT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向同学们普及了常见的灾害类型(如地震、火灾、洪水、台风等)的预防、应对和自救互救知识,并结合校园实际情况,重点讲解了实训室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李玉珊老师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灾害案例,特别是与校园安全相关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引导同学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柳力文老师组织同学们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环境,开展了“身边灾害隐患大排查”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发现并上报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康安琦老师以学生宿舍为切入点,构建“辅导员-班委-寝室长”三级联动的隐患排查机制。她带领30名班委开展“安全巡查专项行动”,重点检查违规电器使用、阳台杂物堆积、应急通道堵塞等问题,建立隐患台账并限期整改。
皇甫超楠老师打造沉浸式主题班会,让安全教育入脑入心作为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皇甫超楠立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精心策划“安全知识大闯关”主题班会。她以“宿舍用电安全”“地震避险黄金法则”为主题,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等形式,将枯燥的安全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情景体验。
孙源浩老师结合本次班会主题,在宿舍区小范围开展了一次“地震逃生”“火灾疏散”的综合演练。他提前制定分楼层疏散方案,组织学生骨干担任安全引导员,确保200余名师生在3分23秒内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
胡荣勋老师牵头在各班播放“安全微课”系列视频,内容涵盖防汛防台、极端天气应对等场景,通过学院官网、智慧教室屏幕循环播放,形成“时时讲安全、处处见安全”的文化氛围。
团委副书记张忠老师还开设了防灾科普专题讲座。针对学院实训室密集、设备复杂的特点,张忠老师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他结合近年来高校实训室事故案例,梳理出“危化品管理”“仪器操作规范”“紧急疏散路线”等10项重点内容。活动覆盖全院学生代表,有效强化了高风险场景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本次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学院累计开展主题活动11场,覆盖师生2400余人次,排查整改隐患点58处。辅导员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将安全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从“被动应对”升级为“主动防御”,真正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班级、影响整个学院”的辐射效应。
学院党总支书记符婷婷在总结会上强调:“安全工作没有休止符,必须常抓不懈。”未来,智能工程与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三全育人”理念,推动安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为师生生命安全构筑坚实屏障,为建设平安校园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稿人:柳力文 审核人:符婷婷)
关注微信号
©版权所有:开云官方网站
广州校区: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滨海校区: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
粤ICP备20000181号-1 网站技术支持:品牌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