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2025年7月7日下午。广东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工程与未来学院副院长夏建汉率队赴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考察调研。此次调研深入了解校外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基地(以下简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数字化生产管理及人才培养情况,并与企业人事负责人、优秀毕业生及实习生代表交流,共话合作发展新篇章。
图1 企业考察小组在企业人事负责人刘新陪同下进入产业园区考察
在企业人事负责人刘新陪同下,企业考察小组首先参观了实习实训基地。刘新向企业考察小组详细介绍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与功能布局,重点展示了电器制造、工业机器人等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设施。夏建汉副院长对基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表示高度认可,并指出:“实训基地是连接课堂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学校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推动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图2 刘新介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随后,刘新向夏建汉副院长汇报了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数据显示,基地已累计承接实习学生35人。“实训基地不仅是技能训练的场所,更是校企协同创新的试验田。”刘新表示,“未来我们将聚焦行业关键技术攻关,与学校共建科研团队,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图3 刘新汇报实训基地建设成果
在数字化总控中心,企业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生产车间的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远程监控与AI分析,企业实现了生产流程的精准管控与效率提升。“数字化转型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学校人才培养也需紧跟技术前沿。”夏建汉副院长强调,“学校将加强与企业联合开发‘智能+’课程,培养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图4 刘新介绍磁控管工厂数字化总控中心
走进生产车间,企业考察小组实地考察了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情况。刘新介绍,车间引入了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互联互通与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夏建汉副院长叮嘱随行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5 企业考察小组进入自动化生产车间进行实地考察
在数字总控中心,企业优秀毕业生、现技术骨干陈嘉敏向小组成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她回忆起在校期间参与企业实习的经历,感慨道:“正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实践机会,让我提前掌握了岗位技能,毕业后迅速成长为优秀技术员工。”陈嘉敏还以自身经历勉励学弟学妹:“在企业中,不仅要练就过硬本领,更要学会团队协作与终身学习。”
夏建汉副院长认真听取校友发言后表示:“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学校将持续搭建校友与母校、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助力校友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
图6 夏建汉副院长听取陈嘉敏工作心得分享并传授工作经验
在实习生座谈会上,智能工程与未来学院夏建汉副院长、就业处韦一文科长、实习就业干事张树富与20余名新入职实习学生亲切交流,并分享了三点嘱托:
一、扎根实践,锤炼本领
“企业是检验知识的考场,也是磨砺能力的舞台。”夏建汉副院长鼓励学生珍惜实习机会,主动向师傅请教、向实践学习,“在操作中掌握技术,在问题中积累经验”。
图7 夏建汉副院长给新入职实习学生分享工作经验
二、安全为先,规范操作
“安全生产是红线,也是底线。”张树富干事叮嘱学生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穿戴好防护装备,“既要保护自身安全,也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图8 张树富干事叮嘱实习学生注意生产安全
三、传承校训,展现风貌
“希望你们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将‘学以致用,敬业重能’的校训融入工作,用专业与热情诠释学校精神,成为企业信赖、社会认可的栋梁之才。”韦一文科长动情地说。
图9 韦一文科长告诫实习学生工作中展现作为广科人的精神风貌
展望未来:校企共建,共育时代新人
此次考察调研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识。企业人事负责人刘新表示,将加大与学校在订单培养、技术研发、师资互聘等领域的合作力度,共同打造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夏建汉副院长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就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图10 企业考察小组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及优秀校友合照
校企合作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关键纽带。从实训基地到自动化车间,从校友成长到实习生培养,广东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工程与未来学院与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携手探索的产教融合之路,不仅为学生铺就了成才通道,也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澎湃动能。未来,随着更多合作项目的落地,校企协同育人的“双赢”画卷将更加绚丽多彩。
通讯员:黄山峻
关注微信号
©版权所有:开云官方网站
广州校区: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滨海校区: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
粤ICP备20000181号-1 网站技术支持:品牌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