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科大新闻网讯)为深化资助育人成效、拓展学生视野、培育奋斗精神,2025年7月7日至17日,我校组织开展 “丝路铸梦 科技赋能” 暑期励志游学活动。50名学子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跨越千里,深入甘肃河西走廊,以脚步丈量文明、用科技对话历史,完成了一场融合自然探索、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精神之旅。
启动仪式:丝路铸梦 科技赋能
7月7日上午,游学活动启动仪式在学校图书馆二楼读书分享厅举行,学生处副处长黄福祥、奖助管理中心科长周红及各学院带队辅导员出席。启动仪式上,张诗老师详细讲解了行程规划与安全注意事项,学生代表李桂莲表达了珍惜机会、砥砺前行的决心,黄福祥副处长寄语同学们“以脚步丈量河西走廊的雄浑壮美,以双眼捕捉莫高窟壁画的千年神韵”,并强调纪律与安全,为游学之旅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掖七彩丹霞——自然课堂中的意志锤炼
游学首站,同学们走进张掖七彩丹霞,这座形成于1.35亿年前的地质奇观。在陡峭的观景台攀登途中,学生们互帮互助,展现了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俯瞰色彩斑斓的丹霞全景,大家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在挑战中锤炼了意志,体悟了“砥砺前行”的深刻内涵。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精神的震撼洗礼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国航天的磅礴力量。从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到神舟二十号任务见面会现场,从火箭残骸到巍峨的发射塔架,每一处细节都镌刻着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精神。202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林同学激动地说:“年轻一代已接过航天事业的接力棒,我们也要用专业知识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嘉峪关与敦煌沙漠——古今对话中的精神淬炼
嘉峪关长城上,同学们通过观察城墙工艺与戍边历史,解码了中华文明的“坚守基因”;敦煌沙漠中,滑沙与摩托车挑战则成为“突破哲学”的生动实践。这种“历史沉浸+极限体验”的创新形式,让同学们在古今对话中触摸文明根脉,在自然挑战中淬炼青春力量。
敦煌博物馆与鸣沙山月牙泉——文化瑰宝与生态奇迹
敦煌博物馆内,13000余件文物诉说着千年的丝路故事;鸣沙山月牙泉畔,沙漠与清泉共生的奇观令人叹服。夜幕降临时,一场沙漠万人演唱会更是将青春激情与家国情怀完美融合,同学们用歌声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彰显了文化自信。
敦煌书院与莫高窟——艺术沉浸与文化自信的升华
游学收官之站,同学们在敦煌书院临摹飞天壁画,体验“以线造型、以形写神”的艺术魅力;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球幕电影《千年莫高》与《梦幻佛宫》带领大家穿越时空,感受丝路文化的辉煌。实地探访洞窟时,唐代壁画的富丽堂皇与元代文化的交融共生,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知行合一,赋能未来
此次游学活动突破了传统模式,创新构建了“移动的实践课堂”。从丹霞地貌的自然课堂到航天中心的科技现场,从嘉峪关的历史解码到敦煌的艺术沉浸,同学们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正如活动主题“丝路铸梦 科技赋能”所诠释的,广科大学子不仅以脚步丈量了文明的长度,更用科技与历史对话,在坚守与突破的精神传承中,为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积蓄了澎湃动能。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资助育人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多优质平台,助力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学生处,撰文:周红,编辑:徐思洋,审核:刘良、林延军